來訪實時錄|河北三河燕郊開發(fā)區(qū)副書記許勝永蒞臨崇德堂博物館參觀指導
發(fā)布時間:2023-02-16????瀏覽次數 :2035
2023年2月15日,河北三河市燕郊開發(fā)區(qū)副書記許勝永在本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蒞臨崇德堂博物館參觀指導。
走近陳列著120方名人名家篆刻作品展示區(qū),工作人員為許書記講解,每一方印章都篆刻著與“德”有關的成語,不僅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德文化的內涵,同時也承載著歷史與文化。方寸之間,氣象萬千,印章和道德文化的碰撞,傳達出一種獨特而神秘的美。
在堂號匾展廳,許書記細細觀賞著這些將家風家訓刻在木板上并高懸于房間正廳明顯位置的牌匾。在此區(qū)域,按照古時中堂的布局陳列著諸多堂號匾,堂號就是一個家族傳承家風家訓的簡稱。在古代就是一個家庭的名片,它不僅只是一個名字,還肩負著訓誡后人,將祖先的事業(yè)發(fā)揚光大,彰顯家族宗親的特點以及弘揚祖先豐功偉績的使命。
很多觀眾走到商德匾展廳,面對“大商無算”擺件的時候,對于其中玄妙不能一眼看出,許書記在短暫觀察之后,便指出此擺件玄機:算盤是朝向觀眾的,并不是朝向自己的,意思是帳由客算,帳房先生心有成算,表達了經商的誠信之道。
來到研學活動區(qū),走進造紙館,許書記戲稱造紙所用的紙磚為小月餅,表示制成這形狀有助于吸引孩子興趣,能夠更快樂地體驗古法造紙的奧秘!
紙承載了文化,傳播了文明。承文載道而不自顯是為“謙德”,每位來動手體驗的人都能感覺到在體驗的過程中感知到,每張紙,雖不華麗,但其背后,承載地是華夏文明之光。
此次參觀,同行人員均收獲頗豐,崇德堂博物館以“崇德向善、立德樹人”為宗旨,深植傳統(tǒng)道德文化根脈,許書記在觀賞展品時普及的典故、產生的見解不斷地豐富著本館展品的文化內涵!
崇德堂博物館致力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傳承與教育,歡迎各位朋友蒞臨參觀指導,共同為傳承道德文化而續(xù)力。
——————————————————————————————————————————————————————————————————————
?
北京崇德堂匾額博物館是中國首家以“德”文化內容為主題的傳統(tǒng)文化體驗館。崇德堂博物館以崇德向善、立德樹人為宗旨,致力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傳播、踐行、傳承與教育。崇德堂主展館分為道德文化展示區(qū)和道德文化體驗區(qū)。展示區(qū)陳列古牌匾300余塊,名家書法作品2000余幅,名家篆刻作品250余方;體驗區(qū)可以親自感受古法造紙、活字雕版印刷、北京木版水印、字畫裝裱修復、古書裝幀等傳統(tǒng)技藝。崇德堂博物館是明德、悟德的地方,是我們大家修心養(yǎng)性、凈化心靈、感悟人生的清凈之地,歡迎社會各界朋友蒞臨崇德堂參觀、指導。你我一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