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
“2025朝陽群眾好榜樣”
故事宣講匯活動
在朝陽區(qū)崇德堂匾額博物館舉辦
活動以“崇德向善 微火聚光”為主題
深入挖掘宣傳好人好事
營造崇德向善良好風尚
創(chuàng)意展示榜樣故事
本次活動采用
宣講、話劇、視頻等形式
立體呈現榜樣故事
讓榜樣精神直抵人心
培育文明風尚
誦讀式宣講《我身邊的榜樣》
四位朗誦者以旁觀者視角,深情講述16位朝陽群眾好榜樣的感人事跡。
沉浸式宣講《“五宜朝陽”文明推薦官》
“草根外交官”張建娜、地鐵民警尚長平,及志愿者馬成朋等5位榜樣以第一人稱視角,分別從五宜角度出發(fā),講述朝陽榜樣精神接力、建設朝陽的故事。
微話劇《逐光而行》
話劇講述了榜樣人物快遞騎手劉壯、人民教師鄭丹娜、崇德堂博物館館長李培義的原型故事,展現了他們在平凡中創(chuàng)造不凡、成為引領社會崇德風尚的感人事跡。
本次活動還特別制作和播放了榜樣宣傳片《你的光 照亮朝陽》、朝陽群眾好榜樣時光影集《一路生花》等視頻,生動展現了朝陽榜樣們在朝陽區(qū)各個領域中賡續(xù)精神、勠力奮斗的拼搏身姿和時代風貌。
榜樣人物發(fā)出文明倡議
十位年度榜樣人物
發(fā)出文明倡議
呼吁共創(chuàng)美好家園
活動現場,云巖濤、王波、畢紅、孔令譽、張艷會、韓俊萍、楊潔、李雪貞、張穎、趙月星榮獲2025年度榜樣人物獎杯及證書。
隨后,他們發(fā)出“建設美好朝陽,我為文明代言”的榜樣人物行動倡議,從文明健康綠色環(huán)保、文明禮讓出行、文明餐桌、參與志愿服務、弘揚傳統(tǒng)文化、關愛未成年人等10個方面,號召廣大市民群眾從自身做起,攜手同行共建文明和諧美好朝陽。
“朝陽群眾好榜樣”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標桿品牌,是朝陽區(qū)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多年來,朝陽區(qū)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系統(tǒng)工委、區(qū)級“四級”推選機制,持續(xù)培育挖掘、宣傳學習、禮遇幫扶一批又一批來自基層、來自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引導“朝陽群眾”成為核心價值觀弘揚者、新時代正能量傳播者、幸福路上奮斗者、城市文明建設示范者。
堅持崇德向善,助力微火聚光
今年,朝陽區(qū)將圍繞“微火聚光”主題
從挖掘、宣傳、激勵三個方面
持續(xù)打造“朝陽群眾好榜樣”品牌
崇德堂博物館也將繼續(xù)
傳播、弘揚、踐行道德文化
助力形成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崇德堂博物館自創(chuàng)立之初,便以“崇德向善,立德樹人”為辦館宗旨,堅持傳播、弘揚、踐行道德文化,堅信唯有以道德文化為基石,方能行穩(wěn)致遠。
在李培義館長的領導下,我館的基本陳列展展示體系以“道德文化”為核心價值,無論是明清道德牌匾、當代篆刻名家印章、夏商周至秦漢唐期間的古拓片、當代道德書法作品,亦或是由李館長親自撰寫的楹聯(lián),均包含一個“德”字。
在臨時展廳,崇德堂博物館聯(lián)合外部團隊共同策劃了《福善崇德·補山老人與一瓢先生書畫邀請展》、《“載藝載德”——劉以林藝術作品展》,以不同于基本陳列區(qū)的藝術載體,展現中國現當代藝術家對于“德文化”的理解與踐行。
2023年,崇德堂博物館入選市級“北京榜樣禮遇聯(lián)盟成員單位”,“北京榜樣禮遇證”持有人可在我館享受多元化優(yōu)待服務!
在個人創(chuàng)作方面,李培義館長自2015年起,每日撰寫一副含有“德”字的對聯(lián),致力填補楹聯(lián)中少有直接寫美德的內容空白,至今已有10年之久,風雨無阻。李館長期望這些朗朗上口的對聯(lián)書法作品可以讓更多人看到美好品德的力量!
憑借多年的道德文化踐行,李館長榮獲“2023年朝陽群眾好榜樣”稱號、第九屆“首都道德模范題名獎”、北京“2024年中國好人榜”題名人物等。
在崇德堂博物館上演的
現代榜樣故事
已圓滿呈現
但鐫刻書寫于數千件
匾額、石條、楹聯(lián)上的
古代道德模范事跡
還等待著大家
來細細探索
北京崇德堂匾額博物館是中國首家以“德”文化內容為主題的傳統(tǒng)文化體驗館。崇德堂博物館以崇德向善、立德樹人為宗旨,致力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傳播、踐行、傳承與教育。崇德堂主展館分為道德文化展示區(qū)和道德文化體驗區(qū)。展示區(qū)陳列古牌匾300余塊,名家書法作品2000余幅,名家篆刻作品250余方;體驗區(qū)可以親自感受古法造紙、活字雕版印刷、北京木版水印、字畫裝裱修復、古書裝幀等傳統(tǒng)技藝。崇德堂博物館是明德、悟德的地方,是我們大家修心養(yǎng)性、凈化心靈、感悟人生的清凈之地,歡迎社會各界朋友蒞臨崇德堂參觀、指導。你我一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努力。
Copyright © 崇德堂博物館 版權所有????京ICP備20210150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