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艮其背?回眸漢字 —— 黃波漢字字根形意書法展” 在北京崇德堂匾額博物館盛大開幕。展覽期間開設的“艮其背·回眸漢字”崇德堂博物館古文字書法夏令營也在今天下午同步開營。
活動現場,人頭攢動。以戴熙寧、徐義華、馬譽煒、孫宏濤為代表的特邀嘉賓、崇德堂博物館館長李培義、中國古文字學專家黃波老師,以及百余位書法愛好出席開幕儀式。
李館長代表崇德堂博物館對書法愛好者們的到來表示真摯的歡迎。
開幕式中,黃波老師發(fā)表展覽開幕辭、接受學生獻花,并邀請來賓共同觀展。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展出古文字學者黃波創(chuàng)作的120余幅書法作品,其中90幅聚焦?jié)h字字根研究,30余幅為專題創(chuàng)作。作為《甲骨文字典》編撰者,黃波通過甲骨文、金文考據,首次系統(tǒng)性構建 “字根-字族”演化體系,呈現漢字從象形符號到楷書形態(tài)的流變脈絡。
展覽的學術意義已在今天上午舉辦的學術交流會“文字、文明與書教——漢字與人文功夫的養(yǎng)成”中得到充分討論。
在北京大學經典與文明研究中心的學術支持下,本次展覽設有三大特色板塊:一是學術溯源:每幅作品附專屬二維碼,可查閱字根考據資料;二是專題講座:展期內黃波主講7場字根解析講座;三有現場導賞:學者定期帶領觀眾解讀展品。
展名“艮其背”取自《易經》“動靜不失其時”理念,以甲骨文“艮”(回望之形)喻示對漢字本源的探索。
展覽展期將持續(xù)至9月15日,歡迎大家前來參觀!
北京崇德堂匾額博物館是中國首家以“德”文化內容為主題的傳統(tǒng)文化體驗館。崇德堂博物館以崇德向善、立德樹人為宗旨,致力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傳播、踐行、傳承與教育。崇德堂主展館分為道德文化展示區(qū)和道德文化體驗區(qū)。展示區(qū)陳列古牌匾300余塊,名家書法作品2000余幅,名家篆刻作品250余方;體驗區(qū)可以親自感受古法造紙、活字雕版印刷、北京木版水印、字畫裝裱修復、古書裝幀等傳統(tǒng)技藝。崇德堂博物館是明德、悟德的地方,是我們大家修心養(yǎng)性、凈化心靈、感悟人生的清凈之地,歡迎社會各界朋友蒞臨崇德堂參觀、指導。你我一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努力。
Copyright © 崇德堂博物館 版權所有????京ICP備20210150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