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xiǎn)矣。不好犯上,而好(hào)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注釋:「有子」名若,魯國人,孔子的弟子?!感ⅰ怪干剖赂改?,「弟」指尊敬兄長?!阜干稀挂饧疵胺搁L輩或上位的人?!铬r」是少的意思?!缸鱽y」即不守規(guī)矩,做出沒有道理的事情。「務(wù)本」就是「專心致力于根本」。「道生」的道,指的是「仁道」,也就是人與人相處的道理?!概c」同「歟」,是語尾助詞。
今解:
有子說:“能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而會去冒犯長上的,必定是很少的。不會去冒犯長上,竟然喜好作亂,那更是不會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事情的根本處,根本建立好,仁道便由此產(chǎn)生。孝弟是行仁的根本,實在十分明顯。”
引申
中華文化的基礎(chǔ),在一個「孝」字。我們不習(xí)慣使用單名詞,所以在孝的后面,加上一個字,變成復(fù)名詞。因此出現(xiàn)孝心、孝道、孝經(jīng)等名詞。有人加上順字,成為「孝順」,引起很多爭論。
到底要不要順?各有不同的看法。不合理的順,顯然是不孝。而存心不順,同樣是不孝。只有順到合理的程度,才是正當(dāng)?shù)男㈨槨?/div>
智慧啟引:有子說:“能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而會去冒犯長上的,必定是很少的。不會去冒犯長上,竟然喜好作亂,那更是不會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事情的根本處,根本建立好,仁道便由此產(chǎn)生。孝弟是行仁的根本,實在十分明顯。”
一個人能夠合理地孝順父母和尊敬兄長,大概就不會對不起上司。歷來主張“求忠臣于孝子之門”,便是由此推論出來的道理。
對得起上司的部屬,有資格稱為君子。根本的修養(yǎng),是大家明道和行道的基礎(chǔ)。這樣看起來,仁道的根本,即在于孝順父母和尊敬兄長。
但是,真正的道,必須掌握合理的“度”,才算中道(合理的道路)。過與不及,都屬于偏道。
孝到合理的程度,敬到合理的地步。并不是盲目順從和過分的敬重,務(wù)求以合理為度。
智慧之光:
孝是不忘根本的表現(xiàn),忘本的人容易冒犯長上,那是常見的現(xiàn)象。求忠臣于孝子之門,現(xiàn)代仍然如此。合理順從父母,才是孝心。不合理的指示,不能夠頂撞,更不應(yīng)該反過來教訓(xùn)父母,卻不可以盲目順從。對兄長要尊敬,同樣以合理為度。過與不及,都不是應(yīng)有的態(tài)度。兄長對弟妹,也要有合理的愛護。
我們可以這樣做:
在自己家中,由自己做起,把孝道發(fā)揚光大。以孝道傳家,對人類的貢獻最大。
——————————————————————————————————————————————————————————————————————
?
北京崇德堂匾額博物館是中國首家以“德”文化內(nèi)容為主題的傳統(tǒng)文化體驗館。崇德堂博物館以崇德向善、立德樹人為宗旨,致力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傳播、踐行、傳承與教育。崇德堂主展館分為道德文化展示區(qū)和道德文化體驗區(qū)。展示區(qū)陳列古牌匾300余塊,名家書法作品2000余幅,名家篆刻作品250余方;體驗區(qū)可以親自感受古法造紙、活字雕版印刷、北京木版水印、字畫裝裱修復(fù)、古書裝幀等傳統(tǒng)技藝。崇德堂博物館是明德、悟德的地方,是我們大家修心養(yǎng)性、凈化心靈、感悟人生的清凈之地,歡迎社會各界朋友蒞臨崇德堂參觀、指導(dǎo)。你我一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不懈努力。